(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王翔、毛江、许陈韬)在公路上开车,不少司机有这样的感受:经过伸缩缝时车辆会“哐当”作响。而在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用新材料解决这一传统难题,牵头科技创新的,是湖北交投物流集团。

10月22日,走进该集团鄂州产业园,伸缩缝车间一派忙碌,数控机床正切割、打磨钢板,不久,一套265公斤重的伸缩缝装置出炉。这个车间一天能生产10套。“这是梳齿板式伸缩缝装置,具有渐变式的梳齿板,形成3-5度的坡度,能够缓解行车时轮胎与钢板的摩擦声,里面还配有集水袋、倒水板等,能防止异物进入伸缩缝。”湖北交投物流集团致远公司总经理文俊说。

这批鄂产伸缩缝被运往200公里外的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的施工现场,被工人精准嵌入桥梁缝隙。再过两个月,这条连接武汉与天门的交通大动脉即将建成。“现在工地上已经装了2000延米,我们每天加班赶进度,12月前肯定能装完。”施工现场负责人指着刚安装好的构件,语气里满是底气。脚下的伸缩缝与桥面严丝合缝,车轮碾过只听“沙沙”轻响,通行平顺无颠簸。

如果把绵延的桥梁比作钢铁巨人,伸缩缝就是它灵活的“关节”。这一条窄窄的构件,要扛下调节温度变形、承载车辆荷载的重任,关系到桥梁安全与行车平顺。“过去订一批伸缩缝,从外地厂家生产、运输到现场最少等半个月,遇上雨季堵车,工期都得往后拖。”项目负责人坦言,不仅供货慢、成本高,后期维保更要跨省对接。如今,湖北交投物流集团已建起桥梁伸缩缝生产线,年产30000延米,可满足多条高速公路需求。

标签: 集团 天门 桥梁 行车 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