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交通广播】;
8月11日,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经水利专家现场调查和无人机勘察,初步分析致灾原因为上游山体垮塌造成沟道阻塞,洪水积聚后冲垮阻塞体,引发山洪泥石流所致。截至13日中午,210国道3处严重受损道路已经抢通,受灾区域49个通信基站恢复服务,855户居民恢复供电,目前当地继续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
此前报道
(资料图)
8月11日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西安市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消防、公安等14支救援力量共计980余人,投入生命探测仪、卫星电话、挖掘机等1100余台(套)设备和搜救犬,争分夺秒做好人员搜救及抢险救援等工作。
经排查,此次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死亡、失联人员27名,目前已发现21名遇难者,仍有6人失联;造成2户民房(约300平方米)损毁,210国道3处损毁、21处轻微受损,3处电力基础设施毁坏及一条35千伏线路故障,导致900户居民停电,55个通信基站停机。
经专家研判,初步分析致灾原因为短时暴雨引发突发山洪泥石流所致。
目前,西安市正在全力以赴抢抓黄金救援期,继续争分夺秒搜救失联人员,加快通信、电力抢修恢复,抓好重点部位排险除险和河道堤防加固等工作,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同步做好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截至目前,累计转移安置群众186人,210国道段3处严重受损道路已抢通,21处轻微受损路段正在加固,受灾区域49个通信基站已恢复服务,855户居民已恢复供电。
来源:陕西交通广播综合整理
相关阅读:
标题:痛心!西安突发泥石流,21人死亡,今年灾害太多了!
近日,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发生了一起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已造成21人死亡,6人失联,900户居民停电,55个通信基站停机。
这场灾害再次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园是至关重要的。据专家初步分析,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是由短时暴雨引发的。
突如其来的山洪迅速席卷而来,道路被淹没,房屋倒塌,石头滚落,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灾害的威力是巨大而不可预测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为了迅速应对灾害,西安市立即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并组织了消防、公安等14支救援力量,共计980余人投入救援工作。
他们冒着危险,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抓黄金救援期。我们应该向这些救援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和家园。今年夏天,全国各地都经历了严重的洪灾。
北京、河北等地的暴雨洪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东北地区也发生了多地的洪灾。
这次西安滦镇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再次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使得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我们必须加强预防和应对的能力。西安市的应急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在近期的秦岭山区,还将经历多轮强对流天气,加之连日的降雨导致山体和土壤饱和度高,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确保自身的安全。这场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不得不说,今年的自然灾害实在是有点多,让人痛心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心力憔悴,给社会造成了不安的情绪。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向救援人员致敬,感谢他们的勇敢和奉献精神。他们是我们最可靠的守护者,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将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守护生命和家园,为建设更加安全、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最后,让我们沉痛悼念长安滦镇洪灾遇难人员,希望他们在天堂能够安息。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西安长安,加油!
遇到泥石流,该如何自救?
遇到泥石流时,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1. 尽快发现泥石流的迹象,如果你身处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要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和当地的警报系统。泥石流通常发生在降雨量大、地势陡峭的山区。2. 尽早撤离危险区域:如果你注意到泥石流的迹象,应立即向高地或远离山谷的安全地带撤离。避免靠近河流、沟渠或山坡等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方。3. 不要试图穿越泥石流:泥石流的速度非常快且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试图穿越泥石流是非常危险的。寻找高处或者坚固的建筑物避难,等待救援。4. 保护头部和身体:如果你无法迅速离开泥石流区域,应该用双手保护头部,尽量保持面朝下躲在坚固的物体旁边,以减少受伤的风险。5. 避免被困:如果你被困在泥石流中,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找可以抓住的物体,如大树、岩石或坚固的建筑物,以防止被泥石流冲走。6. 寻求帮助:尽量通过手机、喊叫或其他方式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果你能够安全地到达高处,可以试着寻找其他人的踪迹或求救标志。请记住,在面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及时听从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的指导,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标签: